新員工快速融入拓展培訓
助跑新人 同時就是助跑企業
培訓對象:
適用于加入企業的應屆的大學生員工,新招聘入職員工,1-3個月內效果最佳。
培訓背景:
經層層篩選、百里甚至千里挑一招募到合格的新人后,一定對他們滿懷期望。而新人們同樣也是躊躇滿志,對未來充滿了憧憬和期望。
無奈,新人在入職后卻和企業之間或多或少地出現了“水土不服”:嚴重者離開了,輕者治愈了,但療傷的過程卻要至少半年左右。
為什么會出現“水土不服”呢?
院校人和企業人存在巨大的差別:
①個性導向VS共性導向
大學里是一個人答一張卷子,企業里是大家一起答一張卷子。
企業看中新員工認識個體與團隊的關系。認識到企業的績效是通過團隊實現的,認識個體的差異,欣賞差異,學習團隊工作
的方法,善于與他人合作和溝通。
② 性情導向VS職業導向
大學生相對來說,是比較性情中人。企業組織恰恰相反要根據崗位規范來做事;
企業看中新員工的責任感和紀律性,能夠正確的認識自己,給自己定位。
③ 思想導向VS行動導向
大學培養的人是能“想到”而企業人是要把想到的東西說出來、寫出來。
企業看中新員工做事的方法和執行力,精益求精,追求卓越。強調目標導向和結果導向。
④ 成長導向VS責任導向
大學生活是為未來做準備,就某種意義上說,任務和責任意識都很虛,并不面臨現實的責任。
到企業后,首先面臨的就是責任,企業看中新員工的責任感和能夠信守承諾,敬業和積極進取的精神。
同時作為新人,對入職培訓灌輸的企業文化很難認同和理解,導致行為與企業的價值觀發生偏差。其中最核心的問題實際上是一個新人
對這個公司企業文化的理解和融合。這是每一個成長中的企業都必須面臨的問題。
培訓目標:
? 1、了解怎樣完成院校人到職業人的轉變
? 2、空杯心態,從點滴做起
? 3、培養合作意識,學會如何與他人配合
? 4、促進彼此之間的相互熟悉與了解
? 5、培養責任感、信守承諾,敬業和積極進取的精神
? 6、增加對企業的歸屬和認同
課程設計思路:
? 以實現從院校人到企業人的轉變為設計主線, 加速院校人向企業人轉變的過程,使新員工能夠調整好心態,順利地渡過這一時期。快速融
入團隊,增進相互了解和溝通。從拉近距離的信任活動、增加身體接觸,縮短彼此心理距離。每一位新員工都會親身感受到集體的力量,從而增
進新員工的相互了解,最終提升員工對“”的忠誠度和歸屬感。?學習團隊工作的方法,提高與人配合和溝通的意識和能力。樹立團隊合作意識,
增強溝通的意識和技巧以及一些正確的團隊工作方法。?緊密結合建設公司企業文化,選擇適合其企業文化及現狀的項目,設計回顧點,使學員
更深刻理解建設公司的企業文化;?使新員工正確認識自身,了解職業人應具備的素質和心態,找到自身的差距,總結培訓中的收獲。